首页 画院简介 名人名家 新闻中心 展览快讯 地方分院 名家艺术馆 站内公告 联系我们
 站内公告


   中国国画院是政府批准设立的社会公益一类文化单位(非社会团体单位),肩负着组织国画创作、开展理论研究、举办学术展览、进行指导培训、对外文化交流的重任,是国画创作与研究的中心。建院以来,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国家文化部的关心支持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中国国画院职能作用,推动全国国画创作,贯彻文化惠民政策,深化公益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画院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繁荣艺术创作的发展战略,根据发展的需要,作出了提升中国国画院建制的重要决策。2015年12月根据艺创字2015年第(07)号批文进行转制,实行中国国画院艺术家工作室制办公,经费来源为项目拨款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设院长1 人,常务副院长1人,副院长10人(专职),秘书长1人,下设办公室、艺术工作室、艺委会部三个职能部门。画院的中心任务是创作,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服务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当前,画院正坚持以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营养,潜心创作,践行中国精神。

中国国画院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www.zgghy.org


中国国画院第五届院委会成员名单


首席名誉院长

胡宝利  王茸五

名誉院长

王广义  皮宗元

院长

王   斌
常务副院长
谢晓钢
副院长(排名不分先后)

吕维超  徐作康   萧   华  

刘继聪  方树仁   袁志强

姜建荣  郭金栋   成   昱    

顾   杰  刘   岩   张卫东

邓孟德  袁   成   赵茂祥

余华富   张桂香  红   霞

袁伟东  李秀香   谷雁冰

蔡卫强  宋福臣   吴月礼

计韧锋  何剑华   师碧霞  

谭双源  董建平   凌录平

文贵生  翁子易


    

秘书长


副秘书长

高兴勤   柴   敏  柳有三

冯怀星  黄加琴   刘鸿军

俞佩佩  张复祥   刘邦才


院务委员

王   斌   王金水  王广义
萧   华   宋福臣  张卫东

何剑华  谷雁冰  方树仁

吕维超  姜建荣  邓孟德  

蔡卫强  凌录平  袁伟东

计韧锋  谢晓钢  李秀香

张桂香  郭金栋  顾   杰

余华富  徐作康  刘继聪  

皮宗元  袁   成  陈海天  

吴月礼 师碧霞  袁志强    

魏   萍  红   霞  谭双源 

赵茂祥  董建平  刘   岩

柴   敏  成   昱   文贵生

翁子易  冯怀星  黄加琴

刘鸿军  俞佩佩  张复祥

刘邦才


  



中国书画院第四届院委会成员名单



名誉院长

邓孟德

院长

王   斌

行政院长


常务副院长


副院长

王金水  陈庆祯  刘继聪  萧   华  

陈海天  曾昭才  邓锦铭  赵新骅

叶士浚  乔治华  高兴勤  袁  成
秘书长

萧   华(兼)

副秘书长

冯裕山  黄加琴  陈   松  李   彤

张复祥
特聘书法家

叶国宽

高级书法师

夏经伟  唐秀慧    王永乐  云生华
孙宝根  俞祚福    王士国  冯光军

苑云远  欧阳锡锦 崔吉荣  贺飞马

唐浩洋  方建华    鲁连庆  王大勇

张兴华  杨家育   卞允斗  邓冬平

王佰轩  宋   勇

一级书法师

赵敦新  许观金  纪   鸿  孟庆良

司君山  毕俊娟

创作员

李  璐

青少年书法艺委会

杨海帆






























 
方向书法作品网络展
陈楚燕书画网络展
龙瑞、王永亮山水画作品展在江
杨鸿宪网络作品展
九州同庆,中华圆梦——“数风
关于增补李绍东为理事的通知
水墨齐鲁·当代山东代表性画家
第六届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
第六届中国书协工作委员会委员
孙伯翔书法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
“家在山东——倪萍绘画作品展
首届全国“三名工程”书法展在
文化部2013年全国美术馆馆
“镕铸丹青——覃志刚书画展”
“激荡与圆融”吴国平、蒋金明
文化部2012全国画院专业人
何仕效书法作品网络展
张伟革花鸟画作品展在山东济南
“微云起泰山---曾来德书画
中国肥城第十二届桃花节暨全国
 
 展览快讯
“生命•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巡展媒体见面会于2013年3月19日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生命•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巡展

媒体见面会于2013年3月19日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生命•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巡展媒体见面会于2013年3月19日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该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河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山东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江苏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广东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由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中心、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书画院、河南省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国画院、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画院、山东省博物馆、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画院、广东省美术馆联合承办。主办单位代表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副院长张晓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画家梁占岩、汶川地震截肢舞者廖智及画家张江舟先生连同上百位媒体界、艺术界人士参加了见面会,见面会由王鲁湘主持。

张江舟先生首先与在座的朋友及媒体分享了此次展览的作品构成及办展意旨。作为以丰硕的创作成果和积极的学术作为著称当代中国画坛的代表性人物,张江舟缘起“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殇·戊子记忆》系列作品曾以对生命骤逝之殇的关怀以及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叩问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生命·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正是汇集了画家自《殇·戊子记忆》以来基于“生命之殇”这一精神母题精进求索呕心创作的四十余幅作品,以2米乘以2米以上的大型水墨人物画作为主。回望这段创作历程,张江舟深有感触的说道,“这批作品应该说是由汶川地震引动的、对价值的思考,在延续《殇》创作意旨的同时完全摒弃了对灾难场景或符号的直观呈现,而是有意营造一种抽离天地万物的超现实空间,只有生命在其中或凋零、或绽放、或不屈抗争,进而表达我个人对生命终极意义的种种思考。这一段长达几年欲罢不能的旺盛创作状态的延续可以说是我自己创作生涯中一次集中爆发。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严肃的学术性展览,与大众、与社会去交流,去碰撞共鸣,让人们更多地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

随后,主持人王鲁湘与张江舟先生一起,和杨晓阳、张晓凌、范迪安、梁占岩、廖智等到场嘉宾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对话。

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院长在访谈中谈到:“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江舟繁忙行政工作之外所余的时间与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到了这批作品的创作中,他这种忘我的投入是他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对自身文化使命、文化责任的积极承担与自觉坚守,在当今‘文化’快餐化、碎片化的时代,一个画家耗费五年光阴埋首于对人生命运、生命价值等黄钟大吕式命题的上下求索与反复体悟,令人感佩。”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访谈中这样评论张江舟的画作:“毫无疑问,这是美术界水墨人物画领域独树一帜的一批佳作、力作,它们是画家心境的真实流泻,是一组兼具时代色彩与个人气质、现世意义与普世价值的文化符码,其所藏蕴与呈现的,是画家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境界与大信念,是砥砺生命奋发向上的大能量。”

谈到张江舟与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说到:“在当代人物画家中,张江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范例。江舟的作品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入理解之上,又在中西融合的路数上取得自己的认识。在他看来,建立中国画 的学术标准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在他的作品中,既看不到一味延续传统形态,也没有一味脱离水墨界限。在进行人物画的探索过程中,张江舟在探索水墨语言的同时,又力求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他在探究笔墨语言与个人观念之间的相融相契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果。他坚持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水墨语言必须面向非常丰富 的现实生活和现实感受。而这种感受无疑必须通过个性化的笔墨语言表达出来。”

据悉,“生命·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将于2013年4月-9月间在北京、郑州、西安、济南、南京、广州六大城市进行巡回展出并同步举办艺术研讨会,其中北京首站将于4月9日——4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一号、八号、九号展厅展出。

上一篇:中国肥城第十二届桃花节暨全国书画家桃花笔    下一篇:溯古亦新——田唯谦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新文人论坛—中国书画家精品展开幕
 

               

                        版权所有:中国国画院   京ICP备10017515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20号3层   

                                       邮箱:zhongguoguohuayuan@126. com  

                                                   

                                

                                                                                           中国国画院数字信息中心主办